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厦门:鹭岛民政迈上民生新高度

时间:   来源: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孙彦川 通讯员 张继斌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间,福建省厦门市民政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和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推动民政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绩,广大市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得到显著提升。

民生兜底保障精准有力

十年来,厦门市努力提升社会救助工作质效,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及工作机制,实现了救助标准“与时俱进”、“进退升降”依据充足、政策找人应救尽救、线上办理精准便捷,各类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

厦门市不断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稳步拓展社会救助保障范围。近3年来,全市低保对象年均增长10%以上。临时救助对象从户籍人口向外来务工人员和患病的在校学生等常住人口拓展,2020年1月至今年8月底,全市临时救助惠及53006人次,救助金额合计7691.18万元。在改革完善低保政策方面,把重残、重病和因学困难对象纳入低保“单人保”保障范围,在计算家庭收入时扣除教育、医疗等刚性支出和必要的就业成本。实现城乡救助一体化,将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挂钩,2022年全市将低保标准从850元提高到1005元,约为上年度人均消费支出的28.9%。

全市建立健全经济状况核查机制,实现救助对象“有进有退”,救助更加精准及时。建立健全困难群众监测预警机制,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主动及时发现救助对象。

为方便困难群众申请社会救助,厦门市推行救助事项“掌上办”,推进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一趟不用跑”“免申即享”“一站式结算”。针对情况复杂的申请者,厦门市建立市、区、镇(街道)、村(居)四级疑难问题研判机制,多方“会诊”,平均每年有50多户经研判认定为符合条件,被纳入救助范围。市民政局联合市财政局、医保局等部门全额资助低保对象购买“惠厦保”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惠及4万多名困难群众。

养老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十年来,厦门市着力推进制度建设、健全服务阵地、建设人才队伍、打造信息平台,有力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取得良好成效。

在加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近五年来,市、区两级财政对养老服务事业共投入近6亿元,实现市、区两级社会福利中心、镇(街道)级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村(居)级农村幸福院或居家养老服务站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养老床位近1.7万张,每千名户籍老年人养老床位数超过40张,提前实现国家“十四五”规划的目标要求。在提档升级方面,厦门市打造了智慧民政一体化平台,提升养老机构、服务站点的快速反应能力;建成1500多张家庭养老床位,并对居家养老老年人的居家环境进行适老化和智能化改造。

在养老设施规划方面,着眼于未来,市民政局和市资源规划局编制《厦门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2020—2035年)》,提出根据老年人口分布、内外交通、服务半径等因素,就近设置各类养老服务设施;新建住宅小区高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

在改革创新破解难题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派出近千名助老员入驻全市所有村(居),开展关怀慰问、资源对接等服务。全市6个区均建立社会福利中心,探索公办养老机构“公建公营”与“公建民营”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引导市属大型国有企业投入养老行业,增加普惠性养老床位;引入国内养老行业头部企业落地厦门,厦门泰康鹭园、太保家园、国寿嘉园3个养老项目总投资达44亿元,可提供4300张养老床位。

在培育高技能养老服务人才方面,出台养老服务人才奖励补助办法,为专业人才提供入职奖励、学历继续教育补助等5个奖补项目,奖励单人最高可达21万元。

凭借不懈努力,厦门市先后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实施地区。

城乡社区治理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十年来,厦门市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锐意创新、先行先试,推进城乡社区治理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截至目前,厦门市533个城乡社区全部建立综合服务站,城乡社区服务场所平均面积分别达到1156平方米和2000平方米,“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基本形成。厦门市还培育打造了社区治理“微法典”“小区管家”“近邻”服务等一系列品牌,近年来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市”“全国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等多项荣誉。与此同时,厦门市还依托“近邻+”服务站点,构建了部门联动、覆盖城乡的市、区、街道、社区(村)四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体系。

筑巢引凤为社区吸纳人才,厦门市健全招聘、身份、管理、使用、考核、待遇“六统一”制度,建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向考取社工职业资格的社区在岗工作人员发放职称津贴。如今,全市城乡社区共配备社区工作者逾1.1万人。

为提升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厦门市连续七年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给予经费扶持,选拔认定20名厦门市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加快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室建设。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1195万元在36个农村社区开展“五社联动”试点,惠及4.45万人,在提升村民自治能力、改善乡村环境、转变乡村风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厦门民政系统将勇于担当,开拓进取,力争在各领域都实现新的更快发展乃至走到全国前列,为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电脑版